马灯

  阅读次数  发布时间:2017-06-30

    马灯 
    1)马灯舞来源
    马灯舞,又叫跑马灯、竹马灯等,流传地区很广,是汉族古老的民间歌舞。《新唐书 礼乐志》载:"玄宗赏以马百匹,盛饰分左右,每千秋节,舞于勒政楼下",这是官方关于马灯舞的最早记录。民间的马灯舞于宋朝已经流行,钱塘人吴自牧的《梦粱录》就有民间跳马灯舞的记载。
    各地的马灯舞在内容和形式上各有不同,来源也各有说法。一说源于唐代的"竹马戏"的舞蹈,其内容表现王昭君出塞和番时的离愁别恨;二说源于南宋之初,为纪念"泥马渡康王"而成;三说源于盛行骑马习武风气的元朝,用来表达骑士出征英勇杀敌的慷慨壮举;四说源于明代开国时期,朱元璋祈求太平盛世,并为马氏娘娘祈福,恩准民间跳马灯舞;五说源于农历正月灯节习俗,各种生肖属相彩灯高照旋转,人们从观赏高悬奔跑的俊马中得到启示,便产生了马灯舞。……不管是何种说法,都寄托了民间一种良好的愿望:灯是光明的象征,跑马灯是万马奔腾,气象万新之意。马灯跑到谁家,就象征着谁家兴旺吉利。
    2)白马庙
    永胜村,佛渡岛上的一个小村庄,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大海息息相关,捕鱼、养殖、贩卖活鲜。为求年年平安、风调雨顺,村里建了一座白马庙祭拜侍奉。每年的除夕、元宵、八月初六等重大节庆日,村里都要举办马灯游艺活动。除夕夜的马灯会俗称“迎春发财灯”;元宵夜俗称“风调雨顺灯”,八月初六俗称“化马平安灯”。马灯舞表演场所,可在舞台上,可在渔塘宽敞的街道上,也可在庙宇的道坦里。永胜村的马灯舞,每逢特殊节日就在当地的白马庙内表演,马灯舞便以其独特的风采,给人们带来了兴奋和欢悦,为当地庙会增色不少。
    3)马灯舞赐福
    吹吹打打,蹦蹦跳跳,说说唱唱,既有万马奔腾的气势,又有马到成功的寓意。春节期间串马灯习俗在佛渡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。新年春来早,更盼开门红,从大年初二开始直至十五元宵节止,马灯队走村窜户,上门赐福。马灯舞的扮演者,穿着节日的盛装,骑着竹马,手拿盾牌和刀枪,敲锣打鼓,高奏唢呐,在头灯的导引下,浩浩荡荡,挨家挨户地上门拜年赐福。每进一家,欢乐的气氛霎时沸腾起来,马灯绕着厅堂转圈舞动,主人家也会给个彩头,意在祈求吉祥如意、风调雨顺。
    4)马灯制作
    马灯的表演道具“马”,是由民间匠人用竹篾、篾片扎制而成,手工精巧。一匹“马”分两节,马头和马身的前半截为前面一节,马身之后半截和马尾为后面一节,分前后挂在演员腰间,象征着人骑在马上。马头由表演者左手支擎,右手执鞭。马头和马身的表层,全用布蒙住,分别有红白等多色。佛渡马灯不同点就是马灯的头部能够旋转,而且可以摆动,这关键在于贯穿马灯中间的那根竹条,要软硬适中,大小合适,而制作的时候完全凭手感。
    工艺流程:
    (1)选择材质优良的竹子,劈好篾片,待用。 
    (2)制作马头,头长约40厘米,上下颚分开。首先挑选一根长度、软硬适合的总径,           然后用蜡烛烘烤至竹子出油,快速折出头颈和嘴两处需要的弯度;接下来,做三个直径分别为12厘米、16厘米、17厘米的三个圈码,并依次固定,上下颚之间的缝隙约三指宽。
    (3)制作马身,前半截(常称作胸部)做成半圆形 ,依次排列三个不同直径的圈码,然后用六根竹篾均匀固定;后半截(常称作臀部)做成长椭形,也按这种方法制作,就是中间增加了一个圈码,让形态更饱满。
    (4)制作表层,用彩色的布或纸糊好马的全身,然后画上眼睛,做好马缰。马身长130厘米。
    5)马灯舞表演:
    马灯舞人员的规模阵容视需要而定,佛渡马灯队由十七八人组成,其中马灯表演队一般由九至十人组成,一二个大头和尚,两面帅府旗,六只马灯(红、黄、蓝、绿、黑、白)。走在整个队伍最先头是“行斗”(长喇叭),俗称捣门“行斗”。
    马灯队里的“行斗”一入村,村里确定好的领路人就会把头灯接过来,并带路逐家逐户去表演,迎接马灯队表演的家庭,会在堂屋前摆放一张方桌,桌上摆些糕点、花生、豆胖、番薯片之类的零食和红包,让马灯队收去。马灯进入宅院时,先列一横队跳“8”字形舞,大头和尚用手势指挥,来回窜两个回合后,接着合着乐队的节拍,自行排成两列纵队,乐队开始演唱马灯调。一段唱好,马灯纵向舞窜,一般四段唱落,一家结束,道叉拎三记,鸣哨改户。夜间表演时,马灯肚内点上蜡烛,沿途由灯笼照明,前面“耍火连星”(两只碗口大的火篮,装炭火,两手在胸前交叉甩动),举目望去,像一条火龙游动在夜幕之中,蔚为壮观。
    马灯舞,包括表演、乐队、杂勤三大块。马灯由马将和马夫配对,马将脸敷脂粉,手扬马鞭,马夫作牵马姿势,作疾升竹竿、跟斗满地等特技表演,将音乐、舞蹈、杂技、武术融合一起,具有较高艺术水平。佛渡马灯表演时先"挖四角",即兜圈子成圆形绕场地,听响器节奏,细步行进;鼓声一停,琴声继起,一人高唱"马灯调",歌词每段四句,响器敲小过门,一段唱完;响器与音乐配合,敲大过门(过门,即唱词前的音乐)。接下来表演阵法,一段是表演梅花阵。表演内容以古代戏曲人物和传说人物为主,如“杨家将”“岳家将”“三国”人物等,由十二三岁男孩扮演。马灯舞伴奏用的打击乐器,一般有大鼓、大锣、小锣、中钹、唢呐、铜钤等。在伴奏中一般采用同击,没有固定的演奏规律,只有轻重缓急之分。
    马灯队排列顺序:领路人1人,行斗1人,香担1人,乐队4人,马灯队9-10人,拎道叉1人。马灯舞的出场顺序为:1、马保上场舞拳术;2、台后带马入场,行见面礼;3、花串四角,马织篱笆;4、溜马;5、喂马;6、锉马、洗马;7、花园溜马;8、六马缠柱;9、演唱花灯调或汉调节目;10、园场凯旋归。
    6)马灯舞队
    马保(仅1人)是整个表演中的关键人物,需要扎实的“舞功”和“武功”,从他引马出场,到他洗马之前的准备动作(舞拳),以至在喂“马”过程中拴马、牵马、打桩、开仓、舀水、扒食、拌食、喂食、洗马、梳毛、上鞍、紧嚼子、紧肚带、竖杨柳(倒立)、溜单马、溜双马、破马等一系列动作,摹仿动作形象逼真,生活气息十分浓厚。
    拳舞动作有一斩、一横风、一拳、一铁扇、上脚一铁扇、见面一横风、上脚一阴锤、一断手、莲花手、一扑手、一拳风、一铁扇(与动作四相反)、追马一锤、往左一摆、上脚一横风。除马保有一套完整的舞拳和洗马的动作外,其他演员由于手和身子均受到马头、马鞭、马身的束缚,动作很少,主要靠变换队形来加强表演气氛。常用的队形有“走四角花”、“织篱笆”、“双交叉”、“双八字”等。从溜马起到跑马后的队形都比较复杂,同时走动而又各走各的行动线路,显得动而不乱。
    大头和尚,戴着木偶头盔,穿着黄色长衣,手握一把破芭蕉扇,左扭右弯,滑稽得很,常与在场的年轻女子挑逗取乐。马灯游艺活动,在春节前后一个月左右,结束后烧掉归天。
    7)马灯调
    马灯调具有生动的写照性和浓郁的泥土气息。马灯调一般为七字一句,共有四句,唱了前三句停一下,等敲了大小锣后,再唱后面一句。如:正月里来是新春(嘞嗳),家家户户喜盈盈;国富民强增欢庆(锣声),嗳格轮登哎,改革开放向前进(锣声)。“跑马灯”的人就随锣声来回穿梭跑上几次,重复唱着“马灯调”。马灯调的乐器为二胡、笛子、铜锣、钛锣、小钹、小鼓等。

    马灯调
    百花闹春马儿跑
    唱响佛渡马灯调
    广场社区庭院街巷
    ---哎格楞登唷
    龙舞狮舞夹道涌
    彩船灯会喜相邀
    马灯调唱得正月喜气闹
    马灯调唱得好运满城飘
    马灯调唱得鲤鱼跳龙门
    马灯调唱得财神滚元宝
    万象更新春来早
    心海回荡马灯调
    恭喜发财祥和欢笑
    ---哎格楞登唷
    两岸同乐望明月
    四海升平福星照
    马灯调月湖春风吹柳梢
    马灯调乡土风情化歌谣
    马灯调四明山水牵心魂
    马灯调东方商埠永不老
    唱不够哟马灯调
    轻轻柔柔飘进心坎九曲桥
    听不够哟马灯调飘飘悠悠故乡似船梦中摇 





返回上页】【打印】【关闭

浙江bt365官方网址 版权所有 © CopyRight 2007-2016 www.2828320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地址: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三八路222号  联系电话:0580-6080230

技术支持:信心网络